彩神2_- MBA智库百科 - 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
彩神22024-03-29

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让社区服务更精细******

  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  

  让社区服务更精细(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穿上西装、打好领带 ,86岁 的陈可明(化名)显得精神了许多 。

  “一会儿要去驿站表演节目呀,开心吧 !”凑到陈可明耳边,老伴李为梅大声说道。

  锁好门,两位老人牵着手,缓步走向上海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 。“距离很近,七八分钟就到。这里每天都有活动、有餐食,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 。”

  通过合理布局市民驿站、长者照护之家、社区食堂 、智慧健康小屋等 ,如今嘉兴路街道已形成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为老年人就近就便提供日托、助餐、助洁 、助医等服务。

  “2018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考察时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要把政策落实到位 ,惠及更多老年人 。”嘉兴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俊说 ,“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 ,将持续完善社区为老服务体系 ,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上午9点,推开市民驿站二楼日间照料中心的门,歌声飘然而至。陈可明神情陶醉,正指挥几位老人排演。一旁 ,李为梅举着手机 ,为他们拍照留念 。

  去年 ,陈可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 。儿女不在身边,李为梅一人照顾老伴。“得亏有这市民驿站 ,不然真熬不住 。”李为梅说 。得知市民驿站开设了日间照料中心 ,老两口几乎每天都来 ,“早上8点半来 ,下午4点离开,有护理员全程带着做手指操、表演节目 ,老陈还在合唱队里当起了指挥 。”

  老伴有人照护,李为梅也有了空闲时间 ,跟着几个老姐妹跳起了扇子舞。

  在虹口区,市民驿站赢得了众多老年人点赞 。“现在每个街道都至少建有3到4个市民驿站 ,为老年人提供日托、助餐 、助洁 、助医等服务 。”虹口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心主任王青介绍,各街道把最大的市民驿站作为枢纽式 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形成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

  “现在我们街道有12个社区助餐点 。不管从街道 的哪个小区出发 ,10分钟内就能吃上热乎饭 。”没法出门的时候,李为梅会申请上门送餐。

  嘉兴路街道着力推进为老服务精细化 。“以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为例 ,驿站的诊所增加了多个中医养生项目;日托所增加了热疗床、智慧养老设备。”刘俊说,“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要求,我们将优化服务供给 ,分类提供养老保障 、生活照料 、康复照护 、社会救助等适宜服务 。”

  探索“管家式”养老服务

  之前,80岁 的罗阿婆家里用 的 是砖砌 的浴缸。随着年龄增长,洗澡越来越费劲,特别担心摔着碰着。

  利用嘉兴路街道开展适老化改造契机,与罗阿婆结对 的养老顾问潘海峰帮老人递交了浴室改造申请,拿到3000元补贴,并全程代办相关手续 。之后,施工队进场施工 ,一周多时间就改造完毕。

  在虹口区 ,像潘海峰这样 的养老顾问已有474名 。虹口区进一步打造“管家式”养老服务,制定服务清单 。

  “我们在市民驿站 、居委会设置养老顾问点 ,对街道 的高龄、独居、失能老人开展排查摸底,组织282名志愿者 、网格员与养老顾问一起逐户上门问需 ,并与上千位有需求 的老人结对。”刘俊介绍 。

  29岁 的潘海峰 是嘉兴路街道飘鹰居委会的老龄事业专职干事 ,自兼任养老顾问以来 ,共与54位老人结对 。说起养老顾问为老服务 的事 ,他如数家珍:飘鹰花苑小区中心处新改建了花园、增加了健身器材;一些居民楼入口新建了无障碍坡道……

  虹口区还积极推动养老顾问点从市民驿站向居民区延伸,并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和社会组织作用 ,为符合条件 的老人提供助餐、助浴 、陪医就诊等一对一上门服务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虹口区副区长章维表示 ,将采取更多措施持续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健全关爱服务体系

  下午 ,72岁 的周平峰在市民驿站旁 的和平公园内快走2公里 。一圈下来 ,他直奔公园西侧的室外智能体测仪 ,根据提示音熟练操作 。不一会儿 ,身高体重、体成分、静态心率等指标已测出。

  前不久,一些老年人向嘉兴路街道办事处反映 :“在公园里锻炼完 ,能不能有个仪器检测一下身体情况 ?”一套多功能室外智能体测仪定价10多万元 ,还要协调公园提供安装空间 ,单凭嘉兴路街道的力量,解决难度大 。

  嘉兴路街道着力推进党群服务阵地融合发展 ,统筹协调驻区单位 、“两新”组织、志愿者等力量和资源 ,共同为辖区群众解难题 。最终 ,区绿化市容局 、区体育局 、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党组织共同发力,促成室外智能体测仪落户和平公园 ,并由志愿者队伍负责日常维护 。

  开展互助养老, 是嘉兴路街道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的又一举措 。

  嘉兴路街道推出“老伙伴计划” ,由228位低龄健康老人结对上千位有需求 的老人,通过上门探访、情感支持和参与社区活动等形式开展互助服务 。

  市民孙东娣与5位高龄老人结对,每天都要挨家挨户走一趟 ,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我是有52年党龄 的老党员 ,也要出一份力 。”孙东娣说,现在提供互助服务,等自己高龄时也能享受这种服务,“我觉得这也体现了人人有责 、人人尽责、人人享有。”(人民日报 记者 刘士安 方 敏)

彩神2

中新社的归侨们******

  何耕新

  中新社成立60年了。我想撰文纪念 ,问老伴写什么内容?老伴儿不假思索地答道 :“你就写中新社的归侨吧 !”

  与中新社 的一段缘分

  我来中新社工作之前 ,曾经与中新社有过一段缘分。1952年夏,我已经参加北京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正在等待发榜。根据考后即时公布 的各科考题答案,我有把握被录取 。有一天,北京归国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冯教务长通知我:“你到王大人胡同中侨委找王明爱同志 ,他有事跟你谈。”我遵嘱从西郊燕园乘公共汽车进城,找到中侨委 。王明爱是菲律宾归侨 ,当时在中侨委文教司任职,参与中新社筹建工作 。他见到我,开门见山地说 :“中侨委正在筹建一个新闻机构,你在印尼喜欢写文章 ,愿意不愿意来工作?”我答道:“我回国 的唯一目 的 是考大学。我有把握被录取 ,等我毕业后再说吧!”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就读4年期间 ,中新社曾经两次与我打交道。一次 是中侨委在中南海召开全国侨务工作会议 ,中新社给我送来记者证 。一天上午 ,我持证走进中南海 ,聆听何香凝主任作报告。另一次 是中新社派金家环到北大找我,向我约稿。

  1956年夏,毕业前夕。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罗列主任向我和同班 的泰国归侨罗斌透露:“你俩分配到中新社工作。”事后,我才知道,罗列和中新社领导吴江是老战友 。

  我认识 的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印尼归侨白国良 ,一年后也分派到中新社上海分社工作 。

  处处闪动归侨身影

  我上班后,深深感受到 :中新社从传达室到人事处 ,从采编部门到印刷厂,处处闪动归侨 的身影 ,耳边不时响起带华侨腔 的国语 。中新社领导分我在广播部工作 。当时 ,广播部设在宣武门新华社总社大院工字楼里,门口挂着“华侨广播部”的牌子 ,遇到外宾来访时 ,即将牌子取下,以免给外宾留下“中新社 是官办的”口实。

  我与泰国归侨郑伯涛 ,印尼归侨肖勰 、王鹤寿同住一间集体宿舍,与菲律宾归侨黄素心大姐同在侨乡组,其他编辑组也有不少归侨,如越南归侨张式 、黄艾华。我还听说印度归侨刘国勇在北大东语系印地语专业念二年级时 ,奉调到中新社广播部工作,令我钦佩 。

  说话带有浓重粤腔 的越南归侨周毅之,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这不仅因为周 的妻子傅冬 是傅作义之女 ,当年为北平和平解放立功,而且她还是《人民日报》记者,他俩堪称“夫妻记者”。周毅之早年回国 ,先在新华社工作,以后调到中新社广播部。上世纪50年代,荣毅仁邀请新加坡工商界知名人士访华,周毅之采写了不同于“新华体” 的系列稿件 ,被海外侨报广泛刊载 ,在新华社大院里也传为美谈 。可惜广播部1957年搬到北新桥时 ,周毅之没有跟着过来。

  然而 ,我在北新桥中新社大楼里 ,遇见更多归侨。经过我社在广渠门举办的新闻班两年培训的印尼归侨陈刚 、何浪都分配在广播部工作 。

  在专稿部 ,我遇见曾经在巴城中学教过书 的印尼归侨尤文贤和担任过巴中学生会主席 的校友张瑞元。

  在北新桥附近的马道胡同里,中新社印刷厂绝大部分职工 ,从厂长到工人,从铸字、排字到校对、印刷 、装订 ,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归侨,并且绝大部分是泰国归侨。他们原 是曼谷华文报纸《全民报》的员工 ,1951年该报被反共反华的銮披汶政府封闭后 ,举家回国 ,安排在中新社印制《中国新闻》。可以说,印刷厂是中新社归侨最集中 的部门 。

  领导视归侨为“社宝”

  我社归侨绝大部分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来社工作 的 ,调查资料显示 ,1952年至1966年“文革”前,总社员工223人,其中归侨160人 ,占员工总数的72%。他们来自印尼 、马来亚 、新加坡、泰国 、日本 、越南、缅甸、菲律宾 、印度、毛里求斯 、美国。

  记得张帆副社长兼总编辑在全社大会上讲话时 ,称我社归侨为“社宝”,表示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独特优势,精心培养他们,大胆使用他们 。

  中新社第一任驻外(日本东京)记者是日本归侨李国仁,随后又由另一位日本归侨杨国光继任 。杨国光为两位台湾记者首访大陆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

  1963年 ,中新社首次派出记者团 ,由张帆同志率领 ,赴雅加达采访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我社5名记者中 ,白国良 、何耕新、张茂新均系印尼归侨,外办干部、菲律宾归侨王澄枢,受廖公委派 ,以中新社记者名义 ,在菲律宾运动员和体育官员中开展工作。当时 ,中菲尚未建交。白国良采写的雅加达茂物公路自行车比赛特写,既报道比赛过程,又穿插沿途热带风光的描写 。时任新华社雅加达分社的沈定一称赞“这篇稿写得很有特色”。

  上世纪60年代,中新社有两个专业机构——日本组和印尼组 ,清一色由归侨组成 。

  当时,中国与日本尚未建交 。遵照廖公的指示,中新社组建清一色由日本归侨组成 的“日本组”,他们每天抄收日本电台的日语广播,翻译成中文,出版《日本广播参考资料》,送外办和有关部门参阅 。

  1959 年 , 印尼颁布《第9 号总统法令》,禁止华侨在县以下地区经商和居住,随即掀起对华侨实行逼迁的排华逆流。为了及时掌握印尼排华动向,中新社专门组建了一个“印尼组” ,每天抄收印尼电台 的印尼语广播 ,翻译成中文 ,出版活页资料,送中侨委及有关部门参阅。该“印尼组”由4位印尼归侨——林惠香 、林必达 、李顺辉、李兴业组成 。

  我作为一名归侨,相对而言,比较了解我社归侨 ,其中许多已经辞世 ,特以《中新社 的归侨们》为题撰写本文,算 是对我社归侨们 的怀念吧!

  (历史资料)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彩神2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