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神vl官网_ - 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 共创行业新价值
彩神vl官网2023-01-31 16:05

东西问·中外对话 | 对于中国,“气候经济学之父”这样赞“碳”******

  对于中国,“气候经济学之父”这样赞“碳”

  刘亮

  当前 ,全球极端天气现象频发,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报告显示采取气候行动刻不容缓;新冠疫情冲击更加大了中低收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的难度 。面对日趋紧迫 的气候变化问题 ,全球气候治理如何破局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何增信释疑,更好地携手合作 ?为什么说“双碳目标”的提出进一步彰显了全球气候治理领域 的中国担当?

  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近日邀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尼古拉斯·斯特恩勋爵(Lord Nicholas Stern)与中新社记者刘亮就全球气候治理相关话题展开对话。

图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尼古拉斯·斯特恩勋爵(Lord Nicholas Stern) 。本人供图图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尼古拉斯·斯特恩勋爵(Lord Nicholas Stern)。本人供图

  尼古拉斯·斯特恩 是“从经济学角度看气候变化”的第一人,被誉为“气候经济学之父”。

  斯特恩指出 ,新冠疫情大流行表明,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传染病 、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威胁,每个国家都应该认识到人类所面临的风险 。为更好应对气候变化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大合作和行动力度 。同时 ,发达国家要尽快兑现其在气候资金上的承诺 。

  谈及近年来中国的气候治理行动 ,斯特恩认为 ,中国在持续加大应对气候变化 的行动力度 。“双碳”目标 的提出则让中国迎来进一步展现气候治理担当 的好时机 。

  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

  刘亮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全球气候治理 的重要基石。在您看来,各缔约方在气候治理问题上遵循这一原则 的重要性何在 ?

  斯特恩 :针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的原则,1992年 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指出 ,发达国家应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因为自工业革命以来,它们对很大一部分 的温室气体累积排放负有历史责任 ,并且也有资金可用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我们应该意识到,要实现净零排放并防止全球进一步变暖 ,所有国家——无论富裕还是贫穷,都需要采取强有力 的行动 。

  需要注意的 是,所有国家都将从可持续、有包容性和有弹性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受益。尽管在最初 的框架中,绿色发展被视为一种成本更昂贵的发展模式,但如今 ,情况已明显有所改善。

  刘亮 :气候资金是国际应对气候变化 的“硬骨头”。此前 ,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 的气候资金 。但目前距第一笔气候资金仍有较大缺口。您如何看待这一情况?如何更好地完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气候资金供资机制 ?

  斯特恩:富裕国家未能履行到2020年对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支持增加到1000亿美元 的集体承诺 ,这 是一种背信行为,应尽快纠正。加拿大和德国政府在COP26(《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 ,简称COP)之前制定的交付计划表明 ,1000亿美元的目标应在2022年或2023年实现。但同样重要 的 是,较富裕国家当下应与较贫穷国家合作 ,大幅提升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投资水平。要做到这点 ,各方需要更进一步关注融资的组成结构,为投资创造环境,这些将有助于推动发达国家在未来几年更好地兑现其承诺。

  刘亮:《巴黎协定》要求建立国家自定贡献(INDC)机制 。但目前弥合INDC与温控目标之间 的差距仍 是谈判的难点 。INDC会否动摇UNFCC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的基石 ?在您看来 ,如何更好地弥合二者间 的差距 ?

  斯特恩:《巴黎协定》承诺,所有国家共同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 ,努力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并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全球净零排放。同时 ,科学研究也表明,将温控目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对气候问题很关键 。但目前 的“国家自主贡献”与这些目标并不一致 ,所有国家需要共同努力 ,进一步彰显承诺 的雄心 。

  刘亮: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 ,全球气候治理问题取得里程碑式的突破。在此过程中,中国也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在您看来,中国过去和现在在气候治理问题上 的表现有何不同?这种身份的转变意味着什么?

  斯特恩:中国在持续加大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力度,尤其在过去几年 ,中国作出不少承诺。如承诺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并停止为其他国家 的燃煤发电站提供资金等。与此同时,中国 的作为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起到的榜样作用也至关重要。

  当前 ,中国迎来了进一步展现自己气候治理担当的好时机。如果中国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这将使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的目标变得更容易,也将给中国和世界都带来好处。

资料图:光伏板

资料图:光伏板

  刘亮:随着中国“双碳”目标 的提出 ,外界有声音担心地方为了降能耗采取限产等激进措施 ,进而影响经济稳定增长 。对此您如何看 ?

  斯特恩:“双碳”目标的提出有助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包容性和弹性 的经济增长。

  低碳发展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 。追求低碳目标可以以更强 、更好的方式推动经济发展。然而,向零碳和气候适应型经济的转型确实需要妥善的管理 ,确保在转型过程中 ,要较为公平地处理富人和穷人之间 ,消费者 、企业和政府之间 的关系 。例如,高碳企业的工人需要接受再培训 ,并重新分配到新 的机构或单位工作等 。

  能源转型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和增长,并提供新 的发展机遇和就业机会 。同时 ,清洁技术的投资和零碳转型的加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 的经济机遇,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 的竞争力。

  刘亮 :目前距《巴黎协定》 的签署已过去5年。面对疫情 的暴发,您对气候变化问题是否有不同 的看法?后疫情时代,气候治理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

  斯特恩:在过去六年中,气候变化 的影响越来越大,并日益影响我们的周遭环境 。

  我认为,许多国家现在可以看到更可持续 、更具包容性和弹性 的经济发展和增长模式的吸引力 。这场疫情大流行表明,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传染病、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威胁 。每个国家都应该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风险 ,以及为了走上更可持续 的经济发展道路,我们迫切需要扩大相关领域的投资规模 。

  从投资角度上看,目前 ,疫后经济复苏的投资 是我们实现可持续、有韧性和包容性增长需要 的投资方向 。

  刘亮 :去年,COP26已在英国格拉斯哥落下帷幕。您如何评价此次大会取得的进展?这对今年 的COP27大会又意味着什么?

  斯特恩 :COP26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包括中美两国就气候行动合作发表联合声明等。

  但我们也知道,提交给COP26 的经修订 的国家自主贡献与《巴黎协定》的目标仍有差距,富裕国家也未能兑现到2020年每年筹集100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的承诺。

  COP26取得的进展应促使各国在2022年底前提交更强有力 的减排承诺 ,并共同制定一项新的气候融资计划,为未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 的资金支持。

彩神vl官网

各地探索服务自动驾驶交通管理新举措******

各地探索服务自动驾驶交通管理新举措

如何为“聪明的车”建设“智慧 的路”

本报记者 董凡超

  驾驶座上没司机 ,汽车也能上路行驶?或许,这就 是未来 的日常。随着5G通信、物联网、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演进,自动驾驶已经逐渐从蓝图走进现实 。

  2022年12月,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 ,旨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

  通过地方立法回应创新驱动下产业发展诉求 的做法不仅在浦东一隅。《法治日报》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 ,各地各部门将自动驾驶作为科技创新支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的重要领域之一 ,积极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与应用,在政策法规 、标准规范、技术研发 、试点示范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创新发展

  多个部委有举措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余凌云告诉记者,完善自动驾驶汽车准入制度要在充分了解自动驾驶汽车 的基础上 ,制定一套合理而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现行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将汽车驾驶自动化等级划分为L0-L5级 。

  近年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飞速发展 ,目前正处于技术快速演进 、产业加速布局 的关键阶段。除了明确分级标准外 ,相关部委已开展包括深化试点示范、完善政策环境、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

  在出台发展政策方面 ,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公安部印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 ;交通运输部联合发改委等11个部门出台《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在推进标准规范制定方面 ,工信部、交通运输部 、公安部推动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协同合作 ;在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框架下研究智能交通标准体系;制定营运客车 、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 ;编制《公路工程适应自动驾驶附属设施总体技术规范》。

  在推进测试验证方面 ,交通运输部认定6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北京 、西安、重庆 、上海 、泰兴 、襄阳);推动测试区数据共享 、结果互认,提升测试服务水平;制定《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地建设技术指南(暂行)》。

  在推进试点示范方面,交通运输部开展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的试点 ;推动5G通信和北斗导航等技术的应用;在北京 、上海 、河北等地推进一批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试点项目。

  目前,各部委正坚持“鼓励探索、包容失败、确保安全、反对垄断” 的原则 ,在地方先行先试 、产品准入试点、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多措并举 ,持续推动我国自动驾驶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上路行驶

  制度保障少不了

  2021年6月23日 ,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全票通过决定,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 。一个新名词——浦东新区法规,进入公众视野。由此,上海拥有两类不同性质 的地方立法,一类适用于全上海,一类专门为浦东制定,在浦东新区实施。

  浦东新区法规明确,开展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示范运营,车辆应当具备最小风险运行模式 ,配备处于无驾驶人状态 的显示装置以及故障或事故后 的警示装置,经过有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并达到规定里程或时间。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的路段、区域由市交通部门会同公安 、经济信息化、通信管理等部门根据道路基础条件和实际需要划定并组织开展验收 。验收通过后 ,应当向社会公示 ,并在该路段 、区域及周边设置相应标识和安全提示。

  山西省阳泉市作为全国首个全域开放自动驾驶的地级市,目前已开展全市200公里道路自动驾驶测试运营工作 ,50个交通路口路侧基础设施完成智能化改造,形成市域级车城网。2021年9月 ,阳泉市多个部门出台了《阳泉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管理办法》,对自动驾驶载人测试进行了支持 。

  重庆市永川区和湖北省武汉市均出台管理规定 ,允许获得资质 的示范应用主体开展车内无安全员 的远程测试、示范和商业运营,为开展自动驾驶业务 的企业提供详细的指导和支持 。

  在政策支持下,中国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均位居世界前列 。各地法律 、规定之于自动驾驶 ,态度 是——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循序渐进,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按照从低风险场景到高风险场景、从简单类型到复杂类型 的要求,确保安全有序 、风险可控 。

  余凌云指出 ,自动驾驶真正获得普及 ,还需从全国立法层面为产品准入和道路准入提供统一的合法性支撑 ,预防和应对技术 的不确定性挑战,寻求道德伦理 的正当性 。

  “自动驾驶可通过地方立法进行试验来积累经验 ,最后在国家层面形成统一立法 。”余凌云认为 ,自动驾驶立法应当坚持创新性、前瞻性、开放性 的理念,并以“渐进式”立法思路为宜 。

  保障安全

  公安机关在行动

  走进阳泉市 的数字经济产业园,自动驾驶车辆不时从身边驶过 。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阳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四大队为自动驾驶车辆开放了200公里 的测试道路 ,支持其规模化测试运行。并针对区域内住宅聚集区、商业大厦等地周边人员流动性大、即停即走现象多 、管理难度大 的特点 ,设置了专用停车位和停车牌,进一步规范了自动驾驶车辆停车行为。

  据阳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四大队副大队长胡鹏飞介绍,在日常管理中 ,该大队打造智能网联示范区的专门勤务模式 ,创建了“线下巡逻与线上巡检”相结合的管控机制 ,以机动中队为单位 ,“路长”每天对辖区道路交通情况进行巡逻 ,如遇自动驾驶汽车存在交通违法行为 ,及时通知测试安全员 ,并对企业进行通报 。同时 ,还制定了专门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为及时处置交通事故及安全事件提供机制保障 。

  此外,该大队每月都会组织专人深入企业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宣讲 ,详细检查安全员 的资质及车辆 的安全性能,严禁不符合安全要求 的车辆上路行驶。

  在北京市亦庄新城设立 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 ,科技带来的崭新变化正在改变群众的出行体验——北京交管局联合有关科技公司开展基于自动驾驶车辆感知设备的交通事件举报应用研究,以及基于手机定位的紧急求助 、信号灯绿波护航研究等联创课题研究 ,探索自动驾驶与交通管理的双向赋能,全面提升群众出行的安全感与科技感 。

  余凌云表示,自动驾驶 的技术革命可能导致与自动驾驶汽车相关 的法律问题层出不穷 ,也会赋予交通管理全新 的执法重点并带来了技术层面考验。在可预见的未来,公安交管部门应当重点解决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责任认定、隐私保护与网络安全等问题。

  “交通管理未来也会依托物联网技术 的应用高度智能化 、自动化、网络化,真正具有‘千里眼、顺风耳’,做到取证实时化,智能预防事故主动化。公安交管部门也应积极延展科技触角 ,用有效、精准同时不侵犯隐私 的执法手段,护航自动驾驶技术应用行稳致远 。”余凌云如是说。

  图为2022年12月23日,山西省阳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四大队民警对辖区自动驾驶车辆道路交通通行情况进行巡逻指挥 。 崔凯 摄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彩神vl官网地图